返回主站
中原科技城規劃提升及相關政策新聞發布會
來源:本站  時間:2022-08-16 15:36  

小圖.jpg

發布人:

呂挺琳 鄭州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政法委書記

高 義 鄭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史占勇 鄭州市政府副市長

張義東 河南省科學院成果轉化部部長

趙新民 鄭州市財政局局長

牛瑞華 鄭州市鄭東新區(中原科技城)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周定友 鄭州市鄭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

 

主持人:石大東 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時   間:2022年8月16日9:00

 

石大東.jpg 

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石大東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非凡十年,出彩中原!2020年,為主動服務國家戰略需求,著力集聚優秀創新人才,強化創新鏈、人才鏈、產業鏈深度耦合,把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打造人才新生態、創新新空間和科技新高地,中原科技城應運而生。

當初的它一出生便風華正茂!鄭州市委、市政府在鄭東新區劃出最優的區域,把生態最好、價值最高、公共服務最優的地方培育發展科創產業。兩年來,北龍湖畔演繹了一個傳奇,樓宇間,深藏著科技創新的弄潮兒和領軍者。

而今,它迎來了迭代升級的發展契機!省委做出了“省科學院重建重振與中原科技城建設,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建設三合一融合發展”的戰略決策。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中原科技城規劃提升及相關政策新聞發布會,通過規劃提升和政策引領,努力將中原科技城建設成為帶動河南、建設國家創新高地的一座高峰。

首先,請允許我介紹一下今天出席發布會的各位領導和來賓。

出席今天活動的領導有:

鄭州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政法委書記呂挺琳先生;

鄭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高義先生;

鄭州市政府副市長史占勇先生;

鄭州市政協副主席、發改委主任楊東方先生;

省科學院成果轉化部部長張義東先生。         

參加今天活動的還有:

鄭州市相關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以及新聞媒體的朋友們。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各位領導、各位朋友的到來表示誠摯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同時,也歡迎廣大網友通過網絡直播關注參與。

下面,有請鄭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高義先生發布“中原科技城規劃提升”方案和鄭州市產業發展基金管理辦法。

 

高 義.jpg

鄭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 高義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同志們:

近段時間以來,鄭州市聚焦省科學院重建重振與中原科技城、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三合一”融合發展,學習借鑒世界頂尖、國內領先的科研平臺建設經驗,以超前眼光、國際視野,對中原科技城功能定位、空間布局、公共服務、體制機制等進行了系統化重構提升,推動重大科研裝置、重點實驗室、重點高校研究院等創新資源集聚,為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下面,我將“中原科技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和《鄭州市產業發展基金管理辦法》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一、以前瞻30年思維提標定位

落實省委省政府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部署,以鄭東新區全域260平方公里為支撐,把省科學院擺在核心和統領位置,未來發展總體目標是:建設國家創新高地、人才高地、開放高地,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城,建成“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未來科技研究+中試+成果轉化”全周期、全鏈條、全過程的綜合研發功能區。近期到2023年,重點推進“三合一”融合發展,打造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前沿研究的創新體系,爭取在大科學裝置、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方面取得突破,推進龍子湖智慧島標準化建設,打造全國區域創新策源地、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區、要素市場改革先導區。中期到2025年,構建一批全要素開放式眾創空間,實現與省科學院共融共生、一體發展,產生一批原創性、顛覆性、迭代性技術,成為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重要組成部分,打造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區域金融中心。遠期到2035年,率先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建成世界一流科技城,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重要策源地、創新區域布局的關鍵節點,基本建成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

二、推動七大功能片區聯動成勢

圍繞省科學院的三大學部七大科研方向,以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為橋梁,將中原科技城總體劃分為“7+2”功能片區。一是龍湖北部,重點打造科技創新功能區。依托嵩山實驗室、龍湖現代免疫實驗室等省級實驗室,打造實驗室集群;支持與國內外一流高校共建研究院,打造頂尖高校中原科學園;引進上市公司、領軍企業等研發中心,打造科技企業總部集群。二是如意湖,重點打造科技服務片區,依托鄭商所等金融機構,聚焦商務科技金融組團,重點發揮金融總部功能,打造科技金融集群。三是龍子湖,重點打造科技活力片區,以雙創為核心,以青年友好為特色,全面推進中原龍子湖智慧島No.1建設,持續優化公共服務、運動氛圍、藝術品位、生態環境,打造充滿活力的雙創高地。四是鄭州東站,重點打造科技總部片區,依托浪潮、數字螞蟻等,以聚集具有總部管理、財務結算及科技研發的企業研發中心為主,打造科技總部高地。五是白沙北部,重點打造科技裝置片區,依托鯤鵬軟件小鎮、元宇宙科創產業園、集成電路產業研究院等,布局軟件信息服務業和科學裝置,打造科研平臺集群。六是白沙南部片區,重點打造科技轉化片區,依托生命科學產業園、信息科技產業園等,以中原大數據中心等中試基地為主,重點布局中試、小試平臺、成果轉化中心,打造產業轉化集群。七是連霍以北片區,為科技發展片區,布局預留大科學裝置及科研平臺區等主導功能。另外,規劃了金水科教園區和中牟北片區兩個協同發展區,作為預留科研發展區和智慧創新產業區。

三、構建五大支撐體系創一流生態

按照“三生融合”理念,著力推動創新人才集聚、創新要素匯聚、創新平臺構建、創新生態打造,建設綠色共享公園城市。一是構建人才服務體系。聚焦“五年新引進青年人才100萬人”目標,出臺《實施“鄭州人才計劃”加快建設人才強市的意見》《實施青年創新創業行動工作方案》等政策措施,從人才激勵、創業扶持、創新金融、生活補貼、社會化服務等全方位服務人才,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近期又研究出臺優秀人才經濟貢獻獎勵政策,針對年收入40萬元以上優秀人才,按照納稅人在市區兩級的實際經濟貢獻獎補,獎勵力度優于同類地區。二是構建生態環境體系。堅持綠色低碳原則,將海綿城市、韌性城市等理念融入城市規劃建設,依托東三環、京港澳高速兩條生態綠廊,賈魯河、東風渠兩條主要生態水廊和魏河、云溪等支廊,建設藍綠交織的生態網絡,打造國家低碳生態示范城市。三是構建體制機制創新體系。深入推進“三合一”融合機制,從空間布局、科創體系、人才機制等7個方面做好創新融合。以中原龍子湖智慧島標準化建設為抓手,制定出臺《支持中原龍子湖智慧島No.1建設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若干措施》等政策,統籌推進架構設計、空間整合等工作,著力打造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國家級雙創示范區,為全省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經驗示范。四是構建社會服務體系。布局綠地新都會、金融島等大型商業7處,龍湖里等特色商業38處,引進華潤萬象城、銀泰等一批高端商業,布局一批網紅書店、咖啡館等,提供國際化商業服務。建設省科技館、大河村遺址博物館等文體設施和清華附中、阜外心血管醫院等公共設施,布局城市級服務中心4個、區域級10個、組團級37個,提供高品質生活服務。實施青年人才安居工程,利用2年時間高品質建設40萬套人才公寓,高水平打造青年友好型社區,今年完成約20萬套人才公寓籌集工作,其中在中原科技城范圍內完成2萬余套,為青年人才提供安居保障。五是構建基礎設施支撐體系。通過完善路網、優化格局,打造智慧交通體系。加快4條地鐵交通建設,提升前程路、錦繡路等級,延長朱莊路、東科路,形成“四橫六縱”的干道格局。設置無人駕駛公交站,以智慧公交連接研發區、產業區與生活區。建設無人倉庫、無人機、無人車等,發展智慧物流方式。推動市政和基礎設施智能化。

四、做大產業基金賦能企業發展

2019年,我市成立了規模200億元的產業發展母基金,以重大項目引入和中小企業培育為切入點,參與了超聚變等重大產業項目,累計投資支持中小企業160余家,在支持實體經濟助推產業轉型升級上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了更好地發揮基金杠桿撬動作用和資源整合功能,我們制定了《鄭州市產業發展基金管理辦法》,從健全基金頂層管理制度、優化基金資金籌集機制、完善基金投資運作體系、培育基金良性發展生態等方面,重塑我市政府投資基金管理體制機制。一是壯大規模。將市產業基金母基金規模從200億元增加到500億元,財政資金直接出資比例不低10%,同時通過向符合條件的市屬國有公司追加資本金等方式,鼓勵引導市屬國有公司向母基金出資,構建以政府性投入為主的資金籌集長效機制,打造規模不低于2000億元的政府投資基金群。二是分類運作。將市產業基金分為戰略投資類基金、科技孵化類基金和產業培育類基金三大類。戰略投資類基金采取直接投資和專項子基金投資策略,重點引入重大產業項目、招引核心企業??萍挤趸惢饑@科技創新驅動、世界科技前沿,支持重大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種子期、初創期企業成長,搶占技術制高點、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培育類基金采取母基金投資策略,聯合社會資本設立各類子基金,構建覆蓋科技創新、電子信息、汽車及裝備制造、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的基金支持體系。三是優化生態。大幅放松子基金的返投要求,將子基金返投要求由1.5倍降低到1倍,并放寬返投認定標準。對天使、創投等高風險領域子基金出資最高可達50%。依托智慧島基金集聚區,大力實施“基金入鄭”行動,探索成立“鄭州創新投資聯盟”,搭建人才、項目及政策資源交流平臺。

目前,我們已經與中金資本、深創投、同創偉業、前海方舟等知名基金管理機構就基金合作進行了深入實質溝通,形成了市級產業基金第一批合作機構庫,下一步將重點與入庫機構合作設立股權投資基金,為鄭州市引入優質創投資源。

為提升對青年人才的吸引力,從今天到8月31日舉辦青年大學生走訪活動。在此,誠邀全國在校大學生來鄭州走走看看,到大玉米頂層欣賞俯瞰“如意”型城市風貌,到金融島城市展廳、中原龍子湖智慧島1號了解鄭州科創發展方向,到大河村遺址博物館感受中原厚重歷史文化。我們將提供交通住宿補貼和講解導游服務。真誠歡迎各地大學生行走鄭州、讀懂河南。詳情請關注“鄭東發布”公眾號,了解報名渠道及預約小程序。

聚人才者贏未來,得中原者得天下。下一步,我們將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創新驅動發展重要論述,主動擔負起“當好國家隊,提升國際化,引領現代化河南建設”職責使命,全力推動中原科技城“城市成形、創新成勢”,建設成為創新資源集聚、創新人才匯聚、創新動能厚植的高地高峰。我們熱忱歡迎海內外人才來鄭創新創業,共享鄭州機遇、共創美好未來!謝謝大家!

 

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石大東

謝謝高市長!接下來,有請河南省科學院成果轉化部部長張義東先生發布“河南省科學院與中原科技城融合發展重點工作”。

張義東.jpg 

河南省科學院成果轉化部部長 張義東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媒體朋友們:

省委做出了“重建重振省科學院與中原科技城、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三合一融合發展”的戰略決策,并出臺了指導意見,強調要建設覆蓋科技創新全周期、全鏈條、全過程的開放式平臺,為我省建設國家創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撐。為落實省委決策部署,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將按照“以城托院、以院拓城、院城一體”的總體構想,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一是推進空間布局融合。按照優化后的中原科技城規劃,在龍子湖片區和北龍湖片區、如意湖片區、鄭州東站片區、連霍以北片區、白沙北部片區、白沙南部片區布局研究所、實驗室、產業研究院、中試基地、實驗裝置,形成“一心、六區、多點”的“科研-轉化-產業”空間載體布局,實現省科學院與中原科技城空間布局的嵌入式發展。

二是推進科創體系融合。發揮“三合一”研發與轉化、空間與服務的優勢,大力引進和培育高水平研發機構,重塑省科學院組織體系,共建一流創新平臺,助力中原科技城實現科技創新的體系化發展。

三是推進人才機制融合。創新人才引育機制,剛柔并濟,引育并重,以用為本;優化人才評價體系,建立健全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分類評價體系;強化人才服務保障,建立綠色通道,簡化招聘程序,引聚一批高層次人才,加快打造高層次創新人才的“集聚地”。

四是推進金融資本融合。共同設立科技成果轉化投資基金,重點支持孵化期、種子期、成長期的科研成果在中原科技城轉化。制定基金組建方案,明確基金組織形式、存續期、出資安排、定位及投資方向、項目遴選機制等。

五是推進產業發展融合。共同推進中原龍子湖“智慧島”建設,探索扁平化管理體制和市場化運行模式,構建一流創新生態小氣候,建設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的科創空間和創新創業孵化器。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通“產學研用”通道,建設特色鮮明的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集聚地。

六是推進管理隊伍融合。建立工作對接機制,推動省科學院、中原科技城雙方領導班子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中層管理人員開展任職交流。

最后,感謝各位媒體界的朋友,歡迎給予重建重振省科學院更多關注、關心與指導。

 

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石大東

謝謝張部長!現在,請鄭州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政法委書記呂挺琳先生發布“中原科技城優秀人才經濟貢獻獎勵實施細則”。

呂挺琳.jpg 

鄭州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政法委書記 呂挺琳

媒體界的朋友們,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中原科技城優秀人才經濟貢獻獎勵實施細則”相關情況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今年以來,鄭州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堅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最優先位置,深入推進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行動,優化提升“鄭州人才計劃”,面向全球招攬頂尖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強力實施青年創新創業行動,打造青年創新創業全周期服務鏈,營造“活力鄭州、青春鄭州”濃厚氛圍;推進“十萬碼農”數字人才培養計劃,著力培育一批高水平數字技術工程師;優化人才創新生態,建立線上線下一站式服務平臺;主動融入國家人才戰略布局,爭創國家人才示范區。形成了人才引進與高質量發展的良性互動格局,為城市發展注入新活力。

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我市在全省率先設立河南?。ㄖ性萍汲牵┤瞬艅撔聞摌I試驗區,實行特殊機制、特殊政策,在項目建設、人才招引、科技金融、政務服務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批既有區域特色又具借鑒意義的經驗做法。作為全市乃至全省創新發展的高地高峰,中原科技城亟須大量引進科技、金融等創新人才,以人才優勢塑造發展優勢、創新優勢和產業優勢。為充分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我市探索實施以收入為參照的人才激勵政策,根據人才在產業發展、自主創新等方面的貢獻予以獎補,制定出臺了《中原科技城優秀人才經濟貢獻獎勵實施細則》,努力為各類創新人才團隊和企業項目落地提供優質的土壤和環境?!都殑t》共分18條,主要包括經濟貢獻獎勵的范圍、標準、組織形式等內容。

一是明確獎勵思路。引入市場薪酬評價機制,為中原科技城引進的各類優秀人才給予正向激勵,鼓勵人才到中原科技城創新創業,加快推進河南省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建設。

二是明確獎勵范圍。中原科技城范圍內各類研發機構、雙創孵化機構、高層次人才創辦的企業、科技型高新技術企業、中原科技城認定的總部企業、金融機構,以及醫院、高校等單位,均在此次優秀人才經濟貢獻獎勵政策范圍內。同時,針對中原科技城重點扶持的單位,實行“一事一議”,適當放寬申報標準。

三是明確支持措施。對在獎勵范圍內的年工資薪金收入40萬元以上的優秀人才,按工資薪金收入5%—20%的比例給予經濟貢獻獎勵。對各單位柔性引進的人才,按其協議期內在中原科技城取得的工資薪金進行經濟貢獻獎勵。對已享受鄭州市、中原科技城等針對性獎勵的人才,按“就高不重復原則”執行。

四是明確組織實施。經濟貢獻獎勵申報在年度個人所得稅匯算清繳完成后進行,采取即時申報方式,截止時間為每年8月31日,由人才所在企事業單位通過英才匯申報系統代為辦理。年度獎勵名單確認后,于下一年度兌現獎勵資金,獎勵資金由市本級和鄭東新區按照現行財政體制承擔。

五是明確評估管理。相關申報主體要對申報材料真實性負責。建立評估管理機制,由鄭東新區牽頭,會同市、區兩級財政部門等單位采取定期檢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對獎勵資金申領情況進行檢查,防止虛報騙取獎勵資金等違紀違法行為的發生。

實行優秀人才經濟貢獻獎勵政策,是鄭州市全面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實踐,遵循人才工作的市場規律,尊重人才價值的市場評判,凸顯人才貢獻的市場回報,力爭通過塑造中原科技城政策新優勢,帶動更多創新型企業入駐,引進更多高層次人才和團隊。

下一步,鄭州市將緊抓國家布局建設高水平人才集聚平臺的有利契機,積極在人才投入、環境營造、政策創新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舉措,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為國家中心城市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石大東

謝謝呂書記!接下來,請鄭州市副市長史占勇先生發布“中原龍子湖智慧島No.1專屬政策及基金集聚政策”。

 史占勇.jpg

鄭州市副市長 史占勇

媒體界的朋友們,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上午好!為推進中原龍子湖智慧島形成鏈條完善、要素齊全的雙創體系,建設全要素、便利化、開放式的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鄭州市出臺了《支持中原龍子湖智慧島 No.1建設國家級 雙創示范基地若干措施》及基金集聚的有關政策,下面我將有關情況向大家作簡要介紹。

一、堅持需求導向,形成政策全面支持體系。鄭州市主要圍繞人才發展、產業培育、大學科技園、創業孵化、創新金融、社會化服務、容錯免責等七個方面,出臺了針對性強、務實有效的若干措施。

(一)促進人才發展。對中原龍子湖智慧島引進的科創和創投類人才,提供資金獎勵、子女入學、醫療健康、住房保障等待遇,最大限度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潛力、創業動力和創造活動,為智慧島建設提供堅實人才支撐。

(二)加快產業培育。通過政策引導,優化產業布局,推動新經濟新業態創新中心等孵化載體入駐,打造創新創業最優生態,為智慧島建設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對創新主體在經營獎勵、知識產權保護、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提供幫助,對科研院所、企業在智慧島實施科技成果轉化,給予最高100萬元資助。

(三)促進大學科技園發展。堅持產學研協同創新,加速高??萍汲晒谥腔蹗u開展轉移轉化,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對入駐大學科技園的單位提供運營補貼、技術交易補助、項目股權投資等支持,對高校技術轉化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支持。

(四)支持創業孵化。大力支持初創型企業發展,構建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孵化載體,形成“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的階梯式培育機制,提供認定獎勵、企業培育獎勵、創新創業活動獎勵、融資獎勵等支持,構建全面支持創新創業的孵化體系。對設立投融資基金的孵化載體,給予最高300萬元獎勵。

(五)強化創新金融支撐。以金融引導驅動雙創產業蓬勃發展,推動形成金融優勢。通過加大落戶扶持力度、建立投資風險補貼機制、培育更多合格投資者、股債聯動獎勵、支持中介機構開展信托業務等支持,對投資主體最高給予1000萬元補貼。

(六)完善社會化服務。鼓勵專業化中介服務機構為智慧島區域內科技、商務、金融等人才提供精準化服務,優化生活服務類業態布局。通過對島內急需、緊缺的中介機構提供免租窗口,對生活類服務業給予最高20萬資助等具體措施,打造青年友好型生態圈,激發創業團隊潛能,增加城市對人才的吸引力和粘性。

(七)實行容錯機制。堅持容錯與糾錯并舉,樹立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鮮明導向,通過政策明確了予以容錯、不予容錯、不受影響的情況,為中原龍子湖智慧島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撐和制度保障。

二、聚焦金融集聚,打造完備支撐體系。為高標準推進“智慧島”建設,構建適配科技創新的金融服務體系,集聚全要素基金生態,打造具有較強政策競爭力、生態吸引力的基金業發展環境,研究出臺了獎補力度大、制度設計科學的一攬子基金政策。

(一)構建龍子湖智慧島基金政策高地

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原科技城科創企業,基于中原龍子湖智慧島基金集聚發展優勢,先后形成了《鄭東新區促進私募基金發展扶持辦法》、《中原科技城促進創業投資企業發展扶持辦法》兩個產業扶持文件,促進基金機構加速集聚。為發揮政府產業基金資本引擎作用,印發實施《中原科技城產業引導基金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中原科技城產業引導基金母基金管理機構遴選公告》等一系列文件,規范引導基金運作管理,切實發揮財政資金引領帶動作用。

(二)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吸引創投、股權機構加速入駐

一是給予落戶資金補助。對新設立或新遷入的基金管理機構,根據基金實繳規模,可累計獲得最高1500萬元的落戶獎勵。

二是給予地方經濟發展貢獻獎勵。對達到標準的私募基金類企業,連續五個年度按照實際貢獻超出50萬元的部分給予70%-85%獎勵。對年收入30萬元以上的高管,連續五年按照實際貢獻給予70%-80%的獎勵。

三是給予投資獎勵和風險補貼,鼓勵創業投資基金加大對種子期、初創期科技企業的投資力度,投資滿5年按照投資額5%最高給予1000萬元獎勵;投資風險補貼最高可累計獲得1000萬元。

四是加大辦公用房補貼力度。根據管理規??山o予不同面積辦公用房50%的房租補貼,最高可提供500平米辦公用房100%的房租補貼。打造創新金融特色樓宇,創投機構對創新創業企業股權投資年均達到規定條件的,可給予免費辦公用房支持。

(三)用好用活政府產業基金,發揮引導帶動作用

鄭東新區設立了50億元的中原科技城產業引導基金,為規范和提高引導基金管理水平和專業化運作效率,我們重點進行了以下制度設計:

一是出資比例靈活。引導基金在單個天使投資子基金中的出資比例最高可達40%。有效降低返投門檻,規定子基金投資于中原科技城范圍內的投資金額不少于引導基金出資額的1.2倍,且認定方式多樣,有效放寬返投認定標準。

二是最大化讓利。天使、創投子基金到期退出時,股權溢價收益不超過50%的部分讓利給子基金管理團隊及其他出資人。設定回購期限最長至10年,給予更大的利益讓渡空間。

三是科學設計容錯機制。引導基金在合規運營中未能實現預期目標,給予免責或從輕定責,充分調動子基金運營積極性。

各位領導,各位來賓!中原龍子湖智慧島建設正如火如荼,我們誠邀廣大科創、金融人才加入中原龍子湖智慧島No.1建設,把中原龍子湖智慧島作為投資鄭州、創業鄭州的首選地,讓我們一起攜手同行、共創美好未來!謝謝大家!

 

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石大東

謝謝史市長!媒體朋友們,現在進入提問環節,提問前請通報所屬媒體機構的名稱。提問開始。

 

新華社記者

現在出臺的中原科技城優秀人才經濟貢獻獎勵政策,有哪些突出的特點?謝謝。

趙新民.jpg

鄭州市財政局局長 趙新民

謝謝您的提問。

為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在中原科技城建設河南省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和省委書記樓陽生同志在全省教育科技創新大會暨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鄭州市舉全市之力支持中原科技城建設,以人才政策為引領,培優產業高質量,推動全市創新驅動,中原再造、中部騰飛,構建一流創新生態,打造國家創新高地和人才高地,厚植經濟發展基礎。政策有以下四個特點:

獎勵范圍更廣。在中原科技城260平方公里范圍內,工商注冊 (事業單位登記)、稅務登記及納稅統計均在中原科技城,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符合以下方向的單位,包含了各類研發機構、各類雙創孵化機構、各類高層次人才創辦的企業、各類科技型高新技術企業、中原科技城認定的總部企業、各類金融機構、醫院、高校等單位,涵蓋了各類主體。

獎勵力度更大。對比現有南方及沿海地區,我們所出臺的政策是最優的,對年工資薪金收入40萬元以上的高層次人才更有吸引力。一般來說,人才層次越高收入越高,所以我們引入市場薪酬評價機制,選取年薪40萬元以上的人才給與貢獻獎勵,對工資薪金實行梯次獎補,兼顧各層次高層次人才稅負,突出高薪多獎,獎勵金額不設上限,收入越高,說明貢獻越大,獎勵越高。

產業導向更明。針對中原科技城重點發展的產業,實行"一事一議"辦法,適當放寬申報標準。通過對人才的支持,引進人才企業,進一步匯聚高端人才,形成人才引進企業、企業帶動人才的良性循環。

申報程序更簡。一是權限下放,由鄭東新區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審議,市級備案,流程更簡捷。二是企業為主,由人才所在企業代為辦理,減少了人才負擔。 三是線上申報,綜合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對享受本辦法獎勵政策的企事業單位、優秀人才突出"誠信約束",推動“免申即享”。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

為什么省市要出臺支持智慧島建設的政策?謝謝!

牛瑞華.jpg

鄭州市鄭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牛瑞華

2021年10月21日,省委書記樓陽生親自為全省首個智慧島——中原龍子湖智慧島No.1揭牌,在全國形成了“北有中關村、南有深圳灣、東有長陽谷、西有菁蓉匯、中原龍子湖”的雙創版圖。

建設中原龍子湖智慧島NO.1是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發展戰略的重要抓手。為加快推進智慧島建設,省級層面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智慧島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支持中原龍子湖智慧島建設的若干政策》,為智慧島建設指明了方向。鄭州市出臺支持智慧島建設專屬政策,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的一項重要舉措,該政策立足于鄭州市和中原科技城人才、招商、金融、科技等現行政策,結合雙創業態發展需求,既有延續又有創新,在人才發展、產業培育、大學科技園、創業孵化、創新金融、社會化服務、容錯機制等七個方面發力,強化政策引導作用,著力構建鏈條完善、要素齊全的雙創政策體系。相比以往政策,我們在一些方面進行了探索創新,比如在人才方面,將創投人才納入高層次人才體系,并給予大力支持;推動校地協同創新,對中原龍子湖大學科技園成員高校轉化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資金支持;以獎補形式,鼓勵法律、會計、評估等雙創服務中介機構和咖啡館、電影院等生活類服務機構入駐智慧島??偠灾?,我們希望通過構建上下貫通、全面覆蓋、錯位發展、梯次支持的政策體系,把智慧島建設成政策友好、青年友好、環境友好、服務友好的青年人創新創業圣地,打造成全要素、低成本、便利化、開放式的國家級雙創示范區。

 

河南廣播電視臺記者

本次發布會發布了中原科技城總體城市設計,對之前的規劃進行了提升,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謝謝!

周定友.jpg

鄭州市鄭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 周定友

謝謝您的提問。

鄭東新區是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重要承載區、中原經濟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和河南省人才創新創業試驗區,也是全國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樣板,被習近平總書記譽為“新城區建設的點睛之筆”。自2001年啟動規劃建設以來,始終堅持高起點、高標準的規劃設計理念,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經過二十年規劃建設,將一片魚塘村落建設發展成為一座生態優美、恢宏大氣、活力繁榮的現代化都市,成為展示鄭州乃至河南改革開放最靚麗的窗口和名片。2019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鄭州主持召開座談會,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提升鄭州科技創新能力,構建更加有利于創新創業的產業生態,鄭州市委決定拿出區位最優、生態最好、價值最高的區域培育發展科創產業,規劃建設中原科技城。去年10月,省委樓陽生書記專題調研中原科技城規劃建設,作出了“將中原科技城建設與省科學院重建重振融合起來推動實施”的重大決策,要求以鄭東新區全域260平方公里為支撐,努力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把中原科技城建設上升到省級戰略層面,作為省委實現“兩個確?!?,加快推進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打造國家創新高地的重大舉措,賦予了鄭東新區和中原科技城全新的發展使命。鄭東新區發展模式實現由城鎮化驅動的“以城帶產”,向由科技創新驅動的“以產促城”轉變,為推動鄭東新區未來高質量發展插上了科技創新的“翅膀”。

中原科技城規劃設計深化提升以來,我們選取了多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一系列其他國內外知名科學城作為研究對象,圍繞總體、片區、組團、項目4個層級,對案例的功能配比、人口結構、關鍵項目等進行了研究,以省科學院為引領,最終形成《中原科技城總體城市設計》。本次規劃的提升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功能定位更加清晰。鄭東新區的功能定位從規劃之初的功能復合的城市新區;到《國務院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加快建設鄭東新區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區,進一步明確定位為鄭東新區金融城;再到2016年底,國家明確支持鄭州國家中心城市建設后,打造鄭州國家中心城市的先導區、示范區、核心區;進一步提升為本輪中原科技城規劃提出的“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與“1+8”鄭州都市圈規劃相銜接,打造國家創新高地、人才高地、開放高地,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城。發展定位逐步提升、更加清晰。

二是空間布局更加合理。中原科技城規劃延續鄭東新區總體發展規劃藍圖及規劃理念,結合本輪規劃提出的產業發展方向和功能定位,進一步優化了用地空間布局、提升了城市發展內涵。按照省科學院、中原科技城、國家技術轉移鄭州中心“三合一”融合發展要求,統籌鄭東新區260平方公里用地,為省科學院提供科研、中試、產業化的物理空間;明確科創、研發、孵化平臺和研發型高科技企業布局;提供標準高、精細化、環境美的配套服務;力求做到科研用地最大化,配套用地最小化。

三是創新鏈條更加完善。全面承接省科創體系,圍繞省科學院七大產業研究方向,結合中原科技城產業領域的發展需求,構建 “政、產、學、研、金、服、用”七位一體的創新支撐體系,建成“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未來科技研究+中試+成果轉化” 全周期、全鏈條、全過程的綜合研發功能區。

 

大河報記者

今天出臺的《鄭州市產業發展基金管理辦法》有哪些創新和亮點?謝謝!


鄭州市財政局局長 趙新民

謝謝您的提問。

出臺《鄭州市產業發展基金管理辦法》(簡稱《產業基金辦法》),是市委市政府發揮財政資金杠桿放大效應,支持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對引導各類社會資本及人才、技術、市場等發展要素向我市集聚具有重要意義。本次發布的《產業基金辦法》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資金籌集機制更完善。明確將市產業基金從200億元增加到500億元,壯大母基金規模,其中財政資金直接出資比例不低10%,確保政府投資基金屬性;同時通過向符合條件的市屬國有公司追加資本金等方式,鼓勵引導市屬國有公司向母基金出資,發揮政府資源與市屬國有公司同頻共振效應。充分利用母基金的資源匯聚及導入功能,通過與頭部基金管理機構、中央及省級基金運作主體、高端研發機構及龍頭產業資本等合作設立子基金,撬動社會資本,打造規模不低于2000億元的政府投資基金群。

二是投資運作體系更明確。按照 “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相結合的原則,構建了分級授權、分類運作的基金投資運作體系,將市產業基金分為戰略投資類基金、科技孵化類基金和產業培育類基金等三大類。三類基金支持范圍各有側重,投資運作涵蓋直接投資、項目制專項子基金、母子基金投資、跟進投資等多種方式,保證基金投資工具多、用著快、效果準。

三是政策要求更寬松?!懂a業基金辦法》大幅降低對子基金的返投要求,明確將子基金返投要求由之前的1.5倍降低到1倍,并同步放寬返投認定標準,將基金投資外地企業在鄭州市落地項目或新增投資的,以及子基金管理人在管的其他基金在鄭州新增投資或引進外地項目落地的,都認定為返投鄭州,充分提高基金管理機構積極性。同時適當提高市產業基金對天使、創投等高風險領域子基金的出資比例,最高可出資50%,鼓勵引導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科技。

四是激勵讓利更健全?!懂a業基金辦法》明確在子基金完成政策目標的條件下,市產業基金可通過讓利退出等方式向社會資本轉讓所持子基金份額,并可根據子基金返投任務完成情況,對子基金管理機構和其他出資人實行分檔讓利,更好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

五是更加注重完善區域基金生態?!懂a業基金辦法》明確提出要依托智慧島基金集聚區,大力實施“基金入鄭”行動,打造基金群促進產業群,探索成立“鄭州創新投資聯盟”,定期組織大型基金峰會或論壇,搭建人才、項目及政策資源交流平臺,營造良好的基金投資氛圍和完善的基金服務體系。

下一步,我們將盡快完成基金出資結構優化和規模調增相關工作,首批引入3-5家契合鄭州產業發展戰略的頭部機構在鄭州設立子基金,發揮好產業基金招商“橋頭堡”作用,更好地服務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鳳凰網記者

政府引導基金對推動雙創企業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發揮著重要助推作用,請問中原科技城產業引導基金下一步工作設想是什么?謝謝!


鄭州市鄭東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 牛瑞華

一是深化與市場化基金機構合作。為用好用活引導基金,提高中原科技城產業引導基金管理水平和市場化、專業化運作效率,我們面向社會公開征集、遴選母基金管理機構,從引導基金中拿出10億元的份額遴選一家母基金管理機構進行市場化管理。其中,豐富的政府母基金管理經驗、行業資源及項目招引和配資能力是我們遴選關注的重點。此外我們也在加快子基金的合作遴選,通過與投資業績突出、專業能力適配、資源稟賦優越和風險把控能力較好的市場化基金管理機構合作,進一步發揮引導基金的放大帶動作用。

二是持續推動基金招商、產業培育。與頭部基金機構持續深入對話、共謀合作方向、共建合作關系。聚焦人工智能、5G通信、生物醫藥、信息創新等中原科技城產業導向,圍繞重點產業鏈中需要強鏈、補鏈、延鏈的關鍵環節,以基金撬動資本,以資本導入企業,依托返投、讓利等形式,推動基金機構資源和優質企業項目落地,加快項目、資本、人才等要素集聚,激發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動能,激活政府基金招商“新引擎”,促進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三是加大與各級政府基金合作力度。加快探索與國家、省、市級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的合作方向與著力點,拓寬合作領域,優化合作流程,積極推動省、市、區三級引導基金聯動投資、引導基金與地方國企聯動投資等方式,有效提升政府資金對創投機構的出資比例,減輕機構募資壓力。通過上下聯動,協同放大財政資金的引領帶動作用,形成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激發創新主體活力的合力。

 

鄭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 石大東

現場提問到此結束,大家如果還有其他問題需要了解,請會后聯系相關發布單位,我們將通過政府網站等各種渠道及時向社會公開更多的信息,請大家予以關注。

各位媒體朋友,火熱的夏天,相信很多人在北龍湖畔走過。站在湖邊,一邊是人們納涼時發出的歡聲笑語,一邊是拔地而起滿載科技夢想的智慧島。

我們常說,與時俱進,日新月異。兩年前,中原科技城,從一個夢想到一筆一畫落地成真。今天,隨著中原科技城總體城市設計方案、中原科技城優秀人才經濟貢獻獎勵實施細則、鄭州市產業發展基金運作管理辦法、鄭州市支持中原龍子湖智慧島建設及基金集聚政策的發布,鄭州以前瞻30年的思維提標定位,中原科技城向建設世界一流科技城的目標邁出堅實一步。

鄭州市將按河南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中原科技城、省科學院、國家技術轉移中心融合發展”建設的相關要求,持續推進中原科技城建設,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世界一流科學。

媒體朋友們,希望大家加大力度宣傳鄭州全力推動中原科技城“城市成形、創新成勢”的各項政策措施,讓我們共同見證世界一流科技城的成長,讓我們共同見證這座城崛起成為創新資源集聚、創新人才匯聚、創新動能厚植的高地高峰。

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鄭州市和中原科技城的關注支持,誠摯邀請大家到鄭州創新創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就到這里,謝謝各位記者朋友、感謝各位發布人、感謝線上線下關注鄭州發展的朋友!再見。


打印此文 關閉窗口
精品午夜在线资源